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查看: 1314|回复: 0

毛泽东和张玉凤的秘闻 (组图)

[复制链接]

381

主题

1449

回帖

8172

积分

论坛元老

热心会员

积分
8172
发表于 2013-7-18 17:38:2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作者: 凌锋

毛泽东和张玉凤

暮年的张玉凤

张玉凤出台

虽然工人出版社出版的"老革命家的恋爱、婚姻和家庭生活"中缺了毛泽东,但毛泽东作为中国现代史上的一个重要人物,这个空白是应该填补的。笔者也有意搜罗这方面的资料,包括正史和野史。可惜中国大陆由于封建观念太重,加上把正面的政治人物神秘化、非人化,因此有关的材料多以小道消息流传,正谬难分。大陆出版的一些杂志、书籍,最近开始有些透明度,登载一些有关情况。但是否会如实地反映了情况,还得将一些材料相互对证,最后得出正确的结果。

而有关无产阶级革命家毛泽东的恋爱、婚姻和家庭生活最脍炙人口的,是毛泽东和张玉凤的罗曼史了。有关情况在毛泽东死后就很快传出,审判四人帮时张玉凤也曾经出庭。在张玉凤和毛泽东的合照中,见诸于报刊的,有张玉凤扶着毛泽东会见外宾的一张像,另外一张是毛泽东夹在两女当中,一个是张玉凤,另外一个据说是她的妹妹(按:应是孟锦云)。

由于大陆内外对毛张的关系传说纷纭,以至本港一份党的喉舌的驻京记者专程去访问张玉凤,并在该报连着四天刊出,图文并茂,为中共新闻改革和增加透明度作出表率,值得赞扬。

这篇文章的采访形式如何,记者向张玉凤提过什么问题,不得而知。看来是根据张玉凤讲的一些情况而整理出文章的,因此虽有参考价值,但由于是一面之词,有些地方的可靠性就有问题了,包括对某些敏感问题,文中毫无提及,不知道是记者没有问,还是张玉凤拒绝回答。

不过比较肯定的一点是,张玉凤现在仍在北京,不是如同前一阵有传说她调到上海去了。其他情况笔者随后再谈。

(1988.8.3摘自"老革命遇到性问题")

江青与张玉风

毛宠生娇

虽然党的喉舌对张玉凤的访问文章只限于她和毛泽东的工作关系,但是间中也露了破绽,说明他们之间关系的不同寻常。

文中是这样说的:"在七一年的时候,张玉凤曾经被毛主席辞退过一次。她回忆说,‘那天毛主席有客人,我脸上表现出不大高兴的样子,受到毛主席的批评,我仍在辩解。毛主席一怒之下瞪着眼说,你要是不高兴就给我滚。'张玉凤二话不说,收拾包袱便跑了回家。在家呆了二十多天,心情很难受,原因是难以接受被‘伟大领袖'辞退的现实。"

在文革期间,哪一个人敢在毛泽东面前耍态度?除了江青,大概就是张玉凤了。张玉凤敢于在毛泽东面前表示不高兴,敢于回嘴,并且说滚就滚,说明她已经"恃宠生娇",乃至"生骄"。而她也没想到和毛的特殊关系,竟会因为一点小事被毛泽东喊滚,自然也就"难以接受"。

但是事情没有完。"中央办公厅主任张耀祠让张玉凤写检查,倔强的她没有写,她的婆婆劝她回去向毛主席认错,她已打算不回去了。后来张玉凤想起还有一件衣服仍在中南海,便打电话给吴护士长让她把衣服送到门口。吴护士长在电话上让她等了一会儿后对她说,你在家里等着吧,马上有车来接你。"

张耀祠要她检查自是例行公事;而吴护士长在生活上更接近毛泽东,知道其中的隐情,所以才会去请示,而毛泽东想起张玉凤的其他"好"(此字由"女子"组成)处,便派车接张玉凤回去。

在那个年代,对毛泽东凡有不敬者,岂止写检查,还要"请罪"呢。而张玉凤敢不写检查,这种任性,自然不是脾气倔强,而是"毛宠生娇"。

(1988.8.4摘自"老革命遇到性问题")

张玉凤的身世

有关张玉凤前半段的身世,党的喉舌的访问文章应该是可信的,因为那时她还没有接触到党的机密。

张玉风全家福

一九四四年,张玉凤出生于东北牡丹江的一个小商人家庭,但是家庭已十分清贫。十四岁(一九五八年)便辍学到铁路局工作。大概因为长得漂亮,所以六零年被调到北京铁路部门的转运处,具体工作是给外国元首及国家领导人外出的专列上当服务员。相信张玉凤工作时,文化水平顶多是初中毕业。一九六八年,和铁道部的同事刘爱民结婚。

文革期间的一九六九年六月,毛泽东乘专列到大江南北视察,历时三个多月。七零年七月的一天,张玉凤在北京专列处照常打扫着车厢,随后候命出发。列车长及副书记来到她跟前,问张玉凤工作什么时候能完成,通知她去中南海一趟。早上十一时,张玉凤带着战战兢兢的心情来到中南海,中央办公厅第一副主任、中央警卫团团长张耀祠及毛泽东的护士长吴旭君接待了张玉凤,问她是否愿意到中南海当服务员。张玉凤当然一口答应下来。

中共干部的回忆录,在有关第一次见到毛泽东或其他首长时,必然有很详细的描述,包括他们的神态,他们所说的非常英明的话,或者其人情味。当然,间中也不乏阿谀之词。但张玉凤丝毫未提及此事,包括在专列见面的情况,以及进中南海为毛主席服务时第一次见毛的情况。相信不足为外人道也。

据小道传播,毛泽东在列车上见过张玉凤以后,日思夜想,有一次在纸上频写张玉凤的名字。那位中共中央办公厅主任,拍马大王汪东兴心领神会,便把张玉凤调到中南海专门为领袖服务了。
(1988.8.5摘自"老革命遇到性问题")

张玉凤的工作

张玉凤在毛泽东的身边工作,她的职务名称是什么?张玉凤在接受党的喉舌访问时,没有丝毫透露。她只把自己称作"服务人员"。

张玉凤只是初中文化水平,又无医疗工作的经验,照理她只能是体力上打杂式的服务,那是最低下的工作。但是张玉凤的实际工作并非如此。她在被访问时透露:"由于我有时给毛主席读书读文件,显得支持不住就睡着了。"加上她和毛泽东不寻常的关系,想来她的服务该是"全套服务"。

根据以往的一些说法,张玉凤被召入宫(据张玉凤自己承认,她被毛泽东赶出中南海而再被接回去时,毛泽东就对她说:你可是二进宫,以后要注意啊!张玉凤为此而感动得哭了)时,工作职务是"生活秘书",也就是照顾毛泽东的生活,为他的生活需要服务。以后她改任机要秘书。

毛泽东死的前一天,江青在床上将他翻身,搜他身上的钥匙,实际上钥匙在张玉凤手里,可见她的"机要"身分。

据张玉凤所说,七三年八月一日她产下第二个女儿(不知这是不是外界所传的"小太阳",其长相确实像毛泽东,不过也有些像张玉凤的丈夫刘爱民),在家休假,九月的一天,毛泽东派江青来请张玉凤早点上班。大陆产假五十六天,毛急急请她回去,可见她的重要。根据中共历来的说法,此时毛泽东和江青已经分居,不但互不干涉,关系甚至颇为恶劣,而江青居然劳动大驾到张玉凤家里请她回去。这三人之间是什么关系,特别是有什么默契,该也颇耐人寻味。
(1988.8.6摘自"老革命遇到性问题")

张玉凤的责任

写了几回的张玉凤,今回该结束了。

张玉凤其实是一个时代的悲剧人物,她是一个小人物,但因为毛泽东是个大人物,在评毛的时候,不能不挂到张玉凤。

实际上有关毛、张的关系中国的普通老百姓怎么可能知道?这些宫闱秘史,而且是党和国家的最高机密,肯定是内部有人故意传播出去。同时传出来的还有江青的"艳史"。而在批林彪时,也把他的老婆叶群的放荡生活以小道形式传出。总之,这是中共内部政治斗争要搞臭对方的一种手法,不论哪一派,都以此为辅助手段。

党的喉舌刊出访问张玉凤的文章后,我问了一些朋友,甚至将文章影印给他们看,征求意见,他们的答覆大致是"欲盖弥彰"。

这里就牵涉到为什么党的喉舌此时会炮制出这篇文章。如果说是要为圣者讳,似乎并不见得,因为该报驻北京的那位记者,思想并不保守,也绝非亲毛派。

因此,要探讨一下"时代背景"。

最近,大陆批毛的暗流在蠢蠢欲动,八十八岁的夏衍公开提出,谁敢带领批毛?因为此文不论是为毛辩护也好,打着毛旗反毛旗也好,无疑都是为批毛的空气火上加油。评论历史人物,不应在私生活上下太多工夫,但毛泽东是个伪君子,因此需要撕下他的假面具。在整个事件中,张玉凤虽然有私心杂念,但总的说来她是一个受害者。试问,在当时的情况下,有哪一个敢反抗毛泽东的淫威。因此,未来的批毛,也不应给张玉凤和她的家庭带来太多的干扰,但她作为一个重要历史时期内和毛泽东最贴身的人,应该对历史负责,写下真实的回忆录,以便历史学者能对毛泽东做出更准确的评价。(1988.8,7摘自"老革命遇到性问题")

有关张玉凤的补遗

去探访最近身在香港的黄苗子先生和郁凤女士,顺便送上我的几本小册子。他们见到那本"老革命遇到性问题",颇感兴趣,并且谈及在美国"世界日报"上连载的"毛泽东和他的女人们"。此书我在香港也见到,后来想去买时,却已脱销。谈起这本书的作者京夫子,他们说没想到他会写出这样内容的书。人不可貌相,大抵如此了。

谈到老革命,为首的当然是毛泽东。涉及他的性问题,自然也要扯到他的"贴身"秘书张玉凤。后来谈到那位"小太阳",我说如果从相片看,实在看不出像张玉凤丈夫刘爱民,还是像毛泽东,因为这三个人长得实在太相似,就像祖孙三人。由于苗子先生没有看过当年"文汇报"刊载的那篇访问张玉凤的文章和照片,我遂影印一份给他们。

讲到张玉凤,我告诉他们近来有一件"补遗"。

那是那篇访问文章刊出后的一段时间,和香港的一位也算是"老革命"的前辈谈起此事,他告诉我一件事,张玉凤承认一九七一年曾被毛泽东赶出中南海:"那天毛主席有客人,我脸上表示出不大高兴的样子,受到毛主席的批评,我仍在辩论,毛主席一怒之下瞪着眼说,你要是不高兴就给我滚。"

这个"客人"是谁,读者当然很想知道。那位老革命告诉我,八十年代初期,有一位从大陆来港移民的陈女士,做大陆生意的,曾和他说起她的威水史,也就是她可令毛赶走张玉凤。但是此后他再也没有见到这位陈女士(一九七一年时那是陈小姐),也许因为口疏而出事。

由此可知,毛泽东不但和张玉凤关系不寻常,和这位陈小姐亦然。毛主席日理万机,哪里能容忍他身边的人争风吃醋?

纪念中共成立七十周年,左派又煽起"毛热",大量回忆录出现,可惜没有张玉凤的。
(1991.6.26摘自"闲话毛伯伯")

按:这位陈女士后来还是回到了香港,并在"镜报"月刊写了当年的经历。但我没见过她。九五年一月我去北京专程到天宁路立交桥下的"毛家菜馆"探访张姐,也没见着。2001年

再按:这位陈女士后来再到香港,的确因为大嘴巴被一度禁止出境。现在据说已移民英国。(于2006年记)
52.jpg
53.jpg
54.jpg
55.jpg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阿波罗网

GMT+8, 2024-11-18 10:12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