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查看: 657|回复: 2

《易经》概述(图)

[复制链接]

8585

主题

1万

回帖

13万

积分

论坛元老

热心会员

积分
134917
发表于 2013-9-22 20:10:5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易经》是中国最古老的文献之一,并被儒家尊为“五经”之首;上古三大奇书:《黄帝内经》、《易经》、《山海经》。《易》事实上是包括了古代的《连山》、《归藏》和《周易》,但《连山》和《归藏》已经失传。《易经》以一套符号系统来描述状态的变易,表现了中国古典文化的哲学和宇宙观。它的中心思想,是以阴阳两种元素的阴阳一元论去描述世间万物的变化。

广义的《易》包括《易经》和《易传》。《易经》分为《上经》三十卦,《下经》三十四卦。由于《易经》成书很早,大约在西周时期,文字含义随时代演变,《易经》的内容在春秋战国时便已不易读懂,因此春秋战国时代的人撰写了《十翼》,又称为《易传》,以解读《易经》。

普遍认为《易经》最初是占卜用的书,但它的影响遍及中国的哲学、宗教、医学、天文、算术、文学、音乐、艺术、军事和武术。自从十七世纪开始,《易经》也被介绍到西方。

《周易》一名有几种不同的解释。

 “周”,东汉郑玄《易论》,认为“周”是“周普”的意思,即无所不备,周而复始。而唐代孔颖达《周易正义》认为“周”是指中国陕西省岐山县(古称西岐,西周发祥地)地名,是周朝的代称。有人认为《易经》流行于周朝故称《周易》,亦有人依据《史记》的记载“文王拘而演周易”,认同《易经》乃周文王所著。然而在几种较早期的文献,例如《论语》、《庄子》、《左传》却只称《易经》为《易》,“周易”之名最早见于《周礼》;然而《周礼》的年代,学者还有争议。所以,就文献而言,“周”应该是后来加上去。若以《周礼》的系统来看,《三易》的名称皆无朝代名,所以《周易》的“周”解释为“周普”和其它两种占筮书,比较能够相应。然而夏代是否有《连山》、商代是否有《归藏》也都还是问题。两书很可能也是“古史积累说”所言的现象。所以比较肯定的是,《易经》或《周易》原来只称为《易》。

“易”,也有几种解释:

1. 易由蜥蜴而得名,为一象形字,此说出自许慎《说文解字》;而蜥蜴能够变色,俗称“变色龙”,所以“易”的变易义,为蜥蜴的引申义。

2. 必须指出,理解西周之“易”,理当以西周礼乐制度的变革为条件。礼指“从容之节”,易即雅乐,都是统治阶级驾驭黎民百姓,维护宗法制度的手段和工具。《周易》保存了西周钟鼓“交响乐”的框架规制,钟鸣鼎食在西周的底层社会是难以想象的。

3. 日月为易,象征阴阳。取自东汉魏伯阳《周易参同契》

4. 日出为易。陈鼓应认为这个意思,也是“乾”的本义。

5. 易是占卜之名。

6. 变易、变化的意思,指天下万物是常变的,故此《周易》是教导人面对变易的书。物质世界是绝对运动的,思维反映存在,所以思维也应当是不断变化的,与时俱进的,即天人合一。

7. 交易,亦即阴消阳长、阳消阴长的相互变化。如一般的太极图所显示的一样。

8. ‘易’即是“道”,恒常的真理,即使事物随着时空变幻,恒常的道不变。

9. 《系辞传》:“生生之谓易”。(生生不息,义似“生命的意义在创造宇宙继起之生命”,体会生命之美、日新又新。)

在《周礼》“太卜”的记载中,亦有《三易》的说法;《三易》是指《连山》、《归藏》和《周易》,三个不同朝代的占筮书。据说“连山”是夏朝的占筮书,“归藏”是殷商的占筮书,“周易”是周朝的占筮书。

东汉郑玄的著作《易论》认为“易一名而含三义:易简一也;变易二也;不易三也。”这句话总括了易的三种意思:“简易”、“变易”和“恒常不变”。即是说宇宙的事物存在状能的是:

1. 顺乎自然的,表现出易和简两种性质;

2.时时在变易之中;

3. 又保持一种恒常。

如《诗经》所说“日就月将”或“如月之恒,如日之升”,日月的运行表现出一种非人为的自然,这是简易;其位置、形状却又时时变化,这是变易;然而总是东方出、西方落这是“不易”。

而《易经》的“经”是指经典的著作。儒家奉《周易》、《尚书》、《诗经》、《礼记》、《春秋》为《五经》。如同前文所说,“经”是后来为了尊称这些书,而加上的称呼,原来《五经》只称为《易》、《诗》、《书》、《礼》、《春秋》。

周易的成书时间历来颇多争论。传说远古的伏羲创八卦、夏禹将其扩充为六十四卦,六十四卦被记载在《连山》一书,《连山》以“艮”为第一卦。到了商朝,六十四卦的次序被重新排列,被记载在《归藏》一书,以“坤”为第一卦。

依据司马迁《史记》的记“文王拘而演周易”,后人因此认为《易经》是商朝末年、西周之初的时候确立,是周文王奠定了《易经》以“乾”为第一卦,并为每一卦写下“卦辞”(卦象的解释)。周文王之子、周武王之弟周公旦则被认为是“爻辞”(每一爻的解释)的创立者。卦辞和爻辞的内容不单影响周朝的历史,也影响到“诗经”的文学风格。

《十翼》被认为是春秋时期孔子的弟子与再传弟子作品。它是对《易经》的诠释,有十篇,包括:一、彖上传,二、彖下传,三、象上传(又称“大象”),四、象下传(又称“小象”),五、系辞上传,六、系辞下传,七、文言传(文言是解释二卦经文的言语),八、序卦传,九、说卦传,十、杂卦传。但根据记载,《十翼》的分类方法尚有其他方式,分类方法并未达致统一。到了汉武帝以后,《十翼》被称为《易传》,并被视为《周易》的一部分。

在近五十年,出现了新的《易经》历史研究,西方和中国的学者根据商、周朝的占卜用的兽骨和龟甲上的甲骨文,青铜器上的钟鼎文以及其它史料研究。1973年,湖南长沙的西汉马王堆出土了将近完整的、公元前二世纪的《易经》、《道德经》和其它书籍,是现存《易经》的最早版本,并包含了以前一直被认为是孔子所著的〈系辞传〉上、下,但并不包括《十翼》其它的部分。

当代的学者怀疑周文王、孔子并非《易经》的作者,部分学者更认为六十四卦的概念比八卦更早形成。学者比较过长沙马王堆出土的《易经》和周朝的钟鼎文之后,认为《易经》不可能是周文王所著,最可能的成书日期应是西周后期,大约公元前九世纪末。现时一般认为《易经》并非任何一个传说或历史人物的著作,而是西周时期占筮用的文字编纂而成。

至于《易传》,宋代的欧阳修即已怀疑《易传》不是同一人所作,当代的学者认为《易传》里面的篇章最早出现于中国战国时期,但亦有部分篇章是西汉年代所著。清初学者惠栋说:“栋四世咸通汉学,以汉犹近古,去圣未远故也。《诗》、《礼》毛、郑,《公羊》何休,传注具存;《尚书》、《左传》,伪孔氏全采马、王,杜元凯根本贾、服;唯《周易》一经,汉学全非。”

相传秦始皇焚书坑儒之时,李斯将《周易》列入医术占卜之书而得以幸免。之后各个朝代都有人研究《周易》,包括汉代的京房、郑玄,魏晋时代的王弼,唐代的陆德明、李鼎祚、孔颖达,宋代的邵雍、程颐、朱熹等等。

宋代兴起了易图的研究,像广为人知的河图、洛书、先天八卦图、后天八卦图、太极图(含阴阳鱼的圆形图案)等,都是《易经》原著中所无、后人根据对《易经》的理解添加进去的。

历代研究周易的大致可分为两个学派:义理派和象数派。义理派强调从八卦和六十四卦的卦名的涵义来解释卦爻象和卦辞、爻辞。象数派注重从八卦所象征的物象来解释卦爻象和卦辞、爻辞。亦有人认为义理派发掘周易的哲学价值,象数派则着重将周易用于占卜。前者如王弼、程颐,后者如京房、邵雍。

明代末年,《易经》被传教士翻译并传播到西方。十七世纪末,德国哲学家及数学家莱布尼茨因汉学大师布维(Joachim Bouvet,汉名白晋,1662年-1732年)的介绍、更将《易经》以二进制解释。现在无论中国大陆、台湾和西方各国都有不少人研究《易经》。

根据江弘远《京房易学流变考》一书,自从《京氏易传》出现后,受朱熹、惠栋,以及《四库总目提要》的推波助澜,均认为此书及其条例是出自京房本人之手。本书以沈延国论点加以延伸,确定京房是以十二辟卦所统领的六十卦反复配六十钟律,八宫卦、纳甲、纳音则是由荀爽、虞翻、干宝等另一非京氏《易》学流派演变而来,从《京氏易传》出现后,遂取代京房原有的模式。

易经的内容以“卦”组成,共有六十四卦。每一卦由六层组成,每一层称为“爻”(yao)。每一爻以一条长的横线“—”代表阳,称为“阳爻”;或以两条断开的横线“--”代表阴,称为“阴爻”。从最底层数起,总共有六爻,而六爻以不同的阴、阳配搭,形成六十四种不同的组合。

六爻可以分为上半部分和下半部分,而每一部分的三个“爻”以不同的阴、阳配搭,形成多种不同的组合,称为卦。六爻由下而上解最下为:《初、二、三、四、五及上》,由三爻所生的卦“由上而下”为之(上卦)或“外卦”、在下方为之“下卦”或“内卦”。

每一卦代表一种状态或过程。

亦有一个说法为伏羲氏所创先划出三画的爻出来再推出(干)、(坤)、(震)、(离)、(巽)、(坎)、(艮)、(兑)的卦。

后人以“无极生太极、太极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八卦生六十四卦”来解释的卦的构成。太极(?)代表一,传统的太极图代表了阴阳互补;一分为二,分开了阴和阳,即是两仪;二分为四,即是四象:太阳、少阳、少阴、太阴;四分为八,即是八卦;两个八卦相叠,即成八八六十四卦。但亦有学者指出历史资料显示,占筮的卦象,最早出现时便已经是六十四卦,反而八卦是后人的诠释。

卦序根据河图洛书和先后天八卦推衍而得,分上下两经。体现了“天圆地方”、“天动地静”的思想。

中国有广为流传的观点认为现代计算机的二进制来自于中国的八卦,但这早已被证明是一个神话。对这一错误,郭书春在《古代世界数学泰斗刘徽》一书461页指出:“中国有所谓《周易》创造了二进制的说法,至于莱布尼茨受《周易》八卦的影响创造二进制并用于计算机的神话,更是广为流传。事实是,莱布尼兹先发明了二进制,后来才看到传教士带回的宋代学者重新编排的《周易》八卦,并发现八卦可以用他的二进制来解释。”因此,并不是莱布尼茨看到阴阳八卦才发明二进制。梁宗巨著《数学历史典故》一书14~18页对这一历史公案有更加详尽考察,想进一步了解者可参考。

二进制本身具有加减乘除计算,有二进制与十进制等其他进制的换算等等。二进制与阴阳八卦截然不同,阴阳八卦根本没有加减乘除运算,没有与其他进制的换算。把仅仅表面上类似的阴阳八卦当成二进制实际上犯了大物理学家费曼所说的草包族科学的谬误。

在十八世纪初德国哲学家、数学家莱布尼茨以二进制解读易经的六十四卦。莱布尼茨在《致德雷蒙信》中指出,易经中的六十四卦图形,恰恰与他在二十多年前发明的二进制计数法相类似:阴爻——可以用0表示,阳爻——可以用1表示。

坤 艮 坎 巽 震 离 兑 乾

000 001 010 011 100 101 110 111

莱布尼茨又说以0和1二数可以表示万物,一如易经中阴爻--,阳爻-生生不息,滋生万物。

000000 为六十四卦中的坤坤;

000100 为六十四卦中的坤艮;

111111 为六十四卦中的乾乾;

莱布尼茨还进一步附会八卦表示上帝七日创造世界,坤 000:为天地洪荒,万物皆空;第一日:艮 001 为上帝造天,第二日:坎 010 为天地同在……第七日乾 111:乃万物具备,是为主安息日。

《易经》也称《周易》或《易》,是中国传统思想文化中自然哲学与伦理实践的根源,对中国文化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据说是由伏羲氏与周文王(姬昌)根据《河图》、《洛书》演绎并加以总结概括而来(同时产生了易经八卦图),是华夏五千年智慧与文化的结晶,被誉为“群经之首,大道之源”。在古代是帝王之学,政治家、军事家、商家的必修之术。从本质上来讲,《易经》是一本关于变化之书,长期被“卜筮”利用。

易经是变化的经典,其中八卦反映常规变化,六十四卦反映非常规变化。 

“易经”一词包含两种意思:

(1)即《周易》。原名《易》。汉儒将《周易》(包括经、传)列为六经之一,故称《易经》。

(2)指《周易》中相对《传》而言的经文部分,传统认为是流传至今最古老的一部占筮书,古人以占筮方式向神灵卜问吉凶、用蓍草按一定法式推算出一定数目,依此数目定出阴阳爻,共求出六爻,可定出一卦卦象,然后依卦辞、爻辞而推测判断出所问事件的后果吉凶。卦爻辞或讲自然现象变化以比拟人事。或讲人事得失判断吉凶。据研究反映了奴隶制时代的社会生活,蕴含较深刻的理论思想。其朴索辩证的观点,表现为承认事物存在对立面,六十四卦由三十二个对立面组成,除纯阳纯阴的乾坤两卦外,每一卦都由阴阳爻构成,卦爻辞大量出现吉凶、得失、益损、泰否等对立概念。承认事物的互相转化,如《泰》小往大来,《否》大往小来。认为事物发展到了极点就会转向其反面,《乾·上九》。“亢龙有悔。”其发展变化呈循环往复的规律,《复》:“反复其道,七日来复”《泰·九三》:“无平不陂,无往不复。” 对后世产生深远影响,成为中华文化的源头。

“易”字为“日”与“勿”两字的组合。在“日”字有:日月为明,日现月隐,半明不知,是谓“不明”之意。在“勿”字有“不要、无用”之意。两意合为易字。所以“易”为“不明勿用”之义。

易经由卦符、卦名、卦辞、爻题、爻辞构成。共六十四卦、三百八十四爻,加上乾卦、坤卦的“用九”爻,“用六”爻,共三百八十六爻,即有六十四卦辞、三百八十六爻爻辞。合计共四百五十条。四千九百多字。一般认为是卜筮记录。内容涉及自然现象、历史人物事件、人事行为得失、吉凶断语。可分为象占之辞、叙事之辞、占兆之辞。

易经成书年代及作者迄今仍无定论。《汉书·艺文志》提出“人更三圣,世历三古”之说,认为伏羲氏画八卦,周文王演为六十四卦并作卦爻辞,孔子作传解经。后世提出怀疑,“五四”以后学术界普遍认为《周易》经文非文王、周公所作。证据是卦爻辞中讲到的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有的出于文王、周公之后。如晋卦卦辞:“康侯用锡与蕃庶,昼日三接。”近人顾颉刚认为康侯即卫康叔,为周武王之弟,称康叔,其事迹在武王之后。故认为《易经》是西周初叶掌卜筮之官所作。陈梦家认为是殷之后遗氏所作,郭沫若认为是楚人馯臂子弓所作,日本人本田成之亦认为是楚人所作,李镜池认为是周王室太卜、筮入所作,对成书时间,顾颉刚、馀永梁认为是西周初期或前期;李镜池始认为西周初期,后认为是西周晚期;陈梦家认为是西周;郭沫若认为是战国初期;本田成之认为是战国晚期。近代大多数认为:《周易》卦爻辞的基本素材是西周初期或前期的产物,因所提到的历史人物和事件,均不晚于西周初期,因而成书当不晚于西周。持春秋说、战国说者均未将其与传文分开考察。卦爻辞亦不出于一人之手,是卜筮者长期摸索积累的结果。《易经》原来未附《易传》,自西汉费直始,得以《彖》、《象》,《系辞》等传解经。以后郑玄和王弼皆以传附经,故现存版本基本上是经、传合刊的。

易经,是儒家四书六经之一,八卦和五行说不同。历代研究周易的大致可分为两个学派:义理派和象数派。义理派强调从八卦和六十四卦的卦名的涵义来解释卦爻象和卦辞、爻辞。象数派注重从八卦所象征的物象来解释卦爻象和卦辞、爻辞。亦有人认为义理派发掘周易的哲学价值,象数派则着重将周易用于占卜。前者如王弼、程颐,后者如京房、邵雍等,当代有清华大学国学教授裴翁、山东大学教授刘大钧等。

十七世纪末,德国哲学家及数学家莱布尼茨因汉学大师布维(汉名白晋,1662年-1732年)的介绍、更将《易经》以二进制解释。当代无论中国大陆、中国台湾和西方各国都有不少人研究《易经》。

八卦:我国古代的一套有象征意义的符号。用“-”代表阳,用“--”代表阴,用三个这样的符号,组成八种形式,叫做八卦。

八卦的八组符号代表着万物不同的性质,据《说卦》的解释:“乾,健也;坤,顺也;震,动也;巽(xùn),入也;坎,陷也;离,丽也;艮(gèn),止也;兑,悦也。”

这八种性质又可以用“天、地、雷、风、水、火、山、泽”的特征来表示。

即乾代表天,坤代表地,震代表雷,巽代表风,坎代表水,离代表火,艮代表山,兑代表泽。

八卦的“卦”,是一个会意字,从圭从卜, 圭, 指土圭。 开始以泥作成土柱测日影。卜, 测度之意。立八圭测日影,即从四正四隅上将观测到的日影加以总结和记录,这就形成八卦的图象。

八卦的最基本的单位是爻,多是记述日影变化的专门符号。 爻有阴阳两类, 阳爻表示阳光,阴爻表示月光。每卦又有三爻, 代表天地人三才。
每卦的次序是自下而上的,最下一横叫初爻,中间一横叫二爻,上面一横叫三爻。

八卦所属:乾、兑(金);震、巽(木);坤、艮(土);离(火);坎(水)。

八卦生克:乾、兑(金)生坎(水),坎(水)生震、巽(木),震、巽(木)生离(火),离(火)生坤、艮(土),坤、艮(土)生乾、兑(金)。

乾、兑(金)克震、巽(木),震、巽(木)克坤、艮(土),坤、艮(土)克坎(水),坎(水)克离(火),离(火)克乾、兑(金)。

八卦旺衰:乾、兑旺于秋,衰于冬;震、巽旺于春,衰于夏;坤、艮旺于四季,衰于秋;离旺于夏,衰于四季;坎旺于冬,衰于春(四季是指每个季节的后一个月)。

八卦的五行:金—乾、兑,乾为天,兑为泽。木—震、巽,震为雷,巽为风。土—坤、艮,坤为地,艮为山。水—坎,坎为水。火—离,离为火。

五行相生: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

五行相克: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木克土、土克水。

八卦分割:乾、兑、离、震、巽、坎、艮、坤, 八卦。

太阳、少阴、少阳、太阴, 四象。

阳、阴,两仪。

据《史记·周本纪》记载:文王"其囚羑里,盖益易之八卦为六十四卦"。也就是说,当时文王(西伯昌)被崇侯虎陷害而被殷帝纣囚禁在羑里整七年,在狱中,西伯昌潜心研究易学八卦,通过八卦相叠从而推演出现在《易经》中所记载的乾为天、坤为地、水雷屯、山水蒙等六十四卦。

《彖》曰:大哉乾元,万物资始,乃统天。云行雨施,品物流形。大明终始,六位时成,时乘六龙以御天。乾道变化,各正性命。保合大合,乃利贞。首出庶物,万国咸宁。《象》曰: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初九,潜龙勿用。

九二,见龙在田,利见大人。《象》曰:见龙在田,得普施也。九三.君子终日乾乾.夕惕若厉,无咎.《象》曰:终日乾乾,反复道也。
九四,或跃在渊,无咎。《象》曰:或跃在渊,进无咎也。

九五,飞龙在天,利见大人。《象》曰:飞龙在天,大人造也。

上九,亢龙有悔。《象》曰:亢龙有悔,盈不可久也。

用九,见群龙无首,吉。《象》曰:用九天德,不可为首也。

《文言》曰:元者,善之长也;亨者,嘉之会也;利者,义之和也;贞者,事之干也。
35256833_1.jpg

8585

主题

1万

回帖

13万

积分

论坛元老

热心会员

积分
134917
 楼主| 发表于 2013-9-22 20:12:47 | 显示全部楼层
在中国文化的领域中,自经孔子删《诗》、《书》,订《礼》、《乐》之后,由他编著了六经,赞述《周易》以来,关于《周易》易学的传承,在司马迁的《史记》,班固的《汉书》,以及范晔的《后汉书》中,都记载有孔子以下的易学传承的系统。但自唐、宋以后,我们所读的《周易》,关于《十翼》的排列程序,事实上,大多都是根据汉末王弼的排列的。他把乾、坤两卦的文言,拿来放在本卦下面。同时把《系列》的中间次序,有些地方也照他自己的意思来颠倒安排。等于我们读的《大学》一书,那是经过宋儒的安排,并非原本的《大学》的次序。当代对于研究《周易》来计,这点应当注意及之。

自孔子至战国末期的易学:孔子授商瞿。商瞿授鲁桥庇子庸。子庸授江东臂子弓[其人是荀卿之子]。子弓授燕子家。子家授东武孙虞子乘。子乘授齐田何子庄。此其一。又,孔子殁,子夏也讲易学于河西。但受到孔门同学们的驳斥,认为他对于易学的修养不够,所以子夏以后的传承,并非太准确的资料。唯所世留传有《子夏易传》一书,真伪难辩,但确具有古代“易学”思想上的价值。此其二。西汉的易学:田何授(东武)王同子中、(洛阳)周王孙、(梁)丁宽、(齐)服生,四人皆著《易传》数篇,但后世已散佚。其次,自[东武]王同子中一系,再传杨何,字元敬。元敬传京房。房传梁丘贺。贺传子临。临传王骏、丁宽一系,又再传田王孙,王孙传施,传张禹,禹传彭宣。

以上都是著名专长易学学者的传承。至于阴阳·纳甲·卦气等易学,自田何到丁宽之后,又另有一系。主阴阳、卦气之说的,由王孙孟喜。喜再传焦赣,字延寿。著有《易林》一书,迥然打破《周易》的蹊径。又另一京房,承传焦延寿的易学,著有《京房易传》一书,开启象数易学的阴阳“纳甲”之门。东汉与后汉的易学:西汉的易学,到了东汉时期,其间的传承似乎已经散失不备。因此象数之学与易理的分途,也便由此而形成了。后汉的易学,传承的系统更不分明。此时的著名易学大家,便有马融·郑玄·荀爽·刘表·虞翻·陆绩以及魏末的王弼等人。其中以荀爽的易学,曾经有后人采集当时的九家易学合成一编的论友谊赛,故在后世研究易学中,经常有提到“九家易”或“荀九家”的名词,就是对此而言。

易学家裴翁在清华大学发表《易经智慧》是自然规律科学技术应列为中国古代重大发明之一。

郑玄的易学,开始是学京房的象数。后来才舍离京学,专学费直之说,以孔子《易传》来解说易学。汉末的易学,大概都跟着荀爽,虞翻的亦步亦趋,愈来愈加没落,因此才有青年才俊的王弼起来另辟蹊径,专从老、庄玄学的思想而解说《易经》。最为遗憾的,后世的易学,大体上又一直跟着王辅嗣的脚跟在转,不能上穷碧落,下极黄泉,直迭羲皇之室。

孔子精通易经,《十翼》孔子所作,为易经插上了翅膀,孔子是中国古代突破对自然山水宗教式态度的第一人,我爱大自然更爱自然山水,大自然包涵灾难、地震、龙卷风、恐龙的灭绝等,而自然山水是永存的好风水,提出了“智者乐水,仁者乐山”(《论语·雍也》)的著名美学命题。

《易传》是一部战国时期解说和发挥《易经》的论文集,其学说本于孔子,具体成于孔子后学之手。《易传》共7种10篇,它们是《彖传》上下篇、《象传》上下篇、《文言传》、《系辞传》上下篇、《说卦传》、《序卦传》和《杂卦传》,自汉代起,它们又被称为“十翼”。

昔者圣人之作易也,幽赞于神明而生蓍,参天两地而倚数,观变于阴阳而立卦,发挥于刚柔而生爻,和顺于道德而理于义,穷理尽性以至于命。

唐、宋以后的易学研究,应该说又建立了另一三易”之说。这个新的“三易”观念,也是说明秦、汉以后以至现代的易学内涵“理、象、数”的三个要点。如果用现代的观念来说,“理”便是类似于哲学思想的范围,它是探讨宇宙人生形上、形下的能变、所变与不变之原理。“象”是从现实世界万有现象中寻求其变化的原则。“数”是由现象界中形下的数理,演绎推详它的变化过程,由引而知人事与万物的前因与后果。

反之,也可由数理的归纳方法,了解形而上的原始之本能。再来综合这三种内涵的意义,便可知“《易》理”之学,是属于哲学性的。“象”、“数”之学,是属于科学性的。总而言之,完整的易学,它必须要由“象”、“数”科学的基础而到达哲学的最高境界。它并非属于纯粹的思想哲学,只凭心、意识的思惟观念,便来类比推断一切事物的。宇宙万象,变化莫测。人生际遇,动止纷纭。综罗易学“理、象、数”的明辩。《礼记·五经解》中,提到易学的宗旨,便说:“洁静精微,《易》之教也。”所谓“洁静”的内涵,同时具有科学性周密明辩的作用。但在明辩理性之间,倘使不从沉潜静定的涵养而进入易学的境界,稍一走向偏锋,便会流入歧途,自落魔障。

故《经解》中,又说到易学的偏失,很可能会“使人也贼”。他独辟蹊径的研究出:“由乾、坤两卦开始,错综重叠,旁通漫衍,初从八卦而演变为六十四卦。循此再加演绎,层层推广,便多至无数,大至无穷,尽“精微”之至。如果归纳卦爻内在的交互作用,便可了解六十四卦的内容,只有专长·坤·复·睽·家人·归妹·渐·姤·?·解·蹇·颐·大过·未济·既济等十六卦象,在六十四卦的内在交互中这十六卦象,每卦都出现四次。再由此十六卦而求其内在交互的作用,便只有乾、坤、既济、未济四卦,每卦各出现十六次。

复由此类推,就可了知在此天地之间,除了乾、坤、坎、离代表阴阳的无本功能以外,凡宇宙以外的特理或人事,无论如何千变万化,它的吉凶观念价值的构成,唯有[既济·未济]两个对待的现象而已。由此而精思入神,便可了解一昼未分以前,阴阳未动之初的至善真如之境界,可以完全体认大《易》[洁静精微]的精神,就能把握到自得其圜的妙用。

易经的三个原则:

第一、所谓变易,是《易经》告诉我们,世界上的事,世界上的人,乃至宇宙万物,没有一样东西是不变的。在时空当中,没有一事、没有一物、没有一情况、没有一思想是不变的,不可能不变,一定要变的。

第二、简易,是宇宙间万事万物,有许多是我们的智慧知识没有办法了解的。在这里产生了一个问题,也可以说是哲学上的一个对比,天地间“有其理无其事”的现象,那是我们的经验还不够,科学的实验还没有出现,“有其事不知其理”的,那是我们的智慧不够。

第三、不易,万事万物随时随地都在变的,可是却有一项永远不变的东西存在,就是能变出来万象的那个东西是不变的,那是永恒存在的。宗教家叫它是“上帝”、是“神”、是“主宰”、是“佛”、是“菩萨”。哲学家叫它是“本体”,科学教叫它是“功能”。管它是什么名称,反正有这样一个东西,这个东西是不变的,这个能变万有、万物、万事的“它”是不变的。

《易经》是中华文化的根,大约在新石器时代就诞生了,是中国进入文明社会的重要标志。它不但是最早的文明典籍,同时也对中国的道教、儒家、中医、文字、数术、哲学、民俗文化等产生了重要影响。

《易经》是一种人工编码系统。它由阴阳通码卦符组成了8卦、64卦、384爻三个不同水平的系统层次,同时配以卦辞和爻辞进行文字说明,有着严密·完美的内码数理结构,是目前所知的上古文明中层次最强·结构最严密的符号系统,也是最早运用系统论的典型。《易经》系统的开放性和兼容性为后世系统论应用树立了典范。

《易经》编码遵循严密的相似论、相应论、相关论、相对论规律,运用简单卦符系统对宇宙万物发展演化规律进行摹拟,找到了事物间的抽象关联,比之研究具象关联的现代科学可谓是一个全新的领域,其中的奥妙至今仍值得深入研究。

《易经》编码的阴阳学说及其极变规律·先后天八卦思想对道家影响深远,是道家学说的思想根基,被道家崇为“三玄之一”。

《易经》也是儒家中庸之道、仁义礼智信、三纲五常等思想的重要来源,被儒家尊为群经之首。

《易经》阴阳学说是中医阴阳学说的基础。《易经》的实时定位思想、与时偕行等思想对中医有着至为重要的影响,一人一方、因病成方的治疗原则皆源于此。同时对子午流注、八纲辨证、风寒暑湿燥火六邪等学说的形成都有重要影响。中医经典著作《黄帝内经》受《易经》的影响很大。东汉时期的《神农本草经》运用八卦取象的观念,明确了中医用药原则。张仲景《伤寒论》把阴阳学说和太极含三为一发展为六经学说,创立了六经辨证的原则,奠定了临床医学的基础。

《易经》对军事理论有直接影响。宋代王应麟在《通鉴答问》中称:“盖易之为书,兵法尽备。”《易经》64卦,适合战争机动战略的选择,历史上著名的军事家孙膑、吴起、诸葛亮等,都根据《易经》原理排兵布阵。历史上戚继光抗倭,在创立阵法时也是参考《易经》原理。

《易经》对武术发展也有很大启发。《易经》中有“君子以除戎器,戒不虞”的辞,说“君子应整治兵器,以防不测”,对习武健身、防身观念的形成有直接影响。八卦掌、太极拳等,都来自《易经》理论。

《易经》对建筑学的影响主要和“风水”学说紧密相关,古代的城建布局、建筑设置等都要以《易经》理论为指导,四合院就是阴阳平衡、和谐观念建筑的典型。传统建筑中的“9梁18柱”等都是从《易经》中获得灵感,故宫角楼就是这种风格的典型。

围棋也是根据《易经》原理演变的游戏,被认为是世界上最复杂的游戏之一,当国际象棋大师被电脑击败的今天,计算机在围棋领域甚至无法达到初学者的水平。此外,《易经》在园林、养生、环保、农业等方面都产生过巨大影响,有的至今仍是重要的参考文献。《易经》编码独特的实时定位系统论思想,从根本上打破了现代科学可以“重复”的神话,强调了事物矛盾的特殊性一面,具有重要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意义。随着科学的发展,其深远意义将日益被证明。

《易经》强调与时偕行的变易思想,是和谐文化、与时俱进等国学传统思想的主要来源。

《易经》编码的序结构思想,是已知最早研究事物序结构的典范,比当代的基因排序早了五千多年。同样的卦符,由于序结构不同而有《连山》、《归藏》、《周易》、《邵氏易》之别。

《易经》实时定位的思想,是形成“天人合一”思想的根源,至今对环保,保健仍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易经》编码的模糊观念,是后世的模糊数学的先躯。《易经》编码所依据的四论对中国文字造字、用字的“六书”有着直接影响,直联[象形]、复联[会意]、谕义[指事]、意声[形声]、复合[转注]、错用[假借]都可以在《易经》的相似论、相应论、相关论、相对论中找到依据。

《易经》回答了诸多哲学、天文、预测等方面问题,是真正的一分为二观点,比马克思学说早了几千年。它注重推理和条件约束,没有任何宗教色彩,通过象、数、理的推演,展示了独特的宇宙观,回答了物质、能量、信息、质量转换、辩证法则[主次要矛盾、普遍和特殊]整体运动变化、人的意志等纯哲学命题,具有世界观和方法论方面的重要意义,独树一帜。其辩证观念是唯物辩证法的先躯。《易经》预测所利用的偶合律,最早找到偶然性和必然性的完美结合点,是探讨偶然和必然哲学范畴的先声;其二元世界统一论思想,揭示了今天所处的宇宙空间的真象,暗示了二元世界解决一切问题的不二法门。

《易经》对中国文化影响的领域非常广泛,可以说是无处不在。对儒学、道学、中医、行政、军策、文艺、民俗影响深广,是世界上传承非常完整、绵延不绝、生生息息的文化活化石。

“上日下月为易”、“易之为字,从月从日阴阳具矣。”,这是因为:

1.《易经》是揭示·论述·反映自然(天地)之大道发展·变化规律的经典书籍。

2.日月即代表天地,亦即代表阴阳,此种说法比较吻合《易经》八卦构成和排列的规律法则,及其内涵的核心思想。

3.无论哪种意见、观点,都不能否认[易]的[变化]之含义。日月象数蕴含交替、变化之义。

但无论是什么样的解释,说《周易》是讲阴阳两种势力相互作用·产生万物、“刚柔相推,变在其中”,都是不错的。

到了西汉,儒家学派将《周易》与《诗》、《书》、《乐》、《礼》、《春秋》等奉为经典,并称“六经”,于是《周易》又被称为《易经》。

《易经》包括《经》和《传》两大部分:

《经》分为《上经》和《下经》。《上经》三十卦,《下经》三十四卦,一共六十四卦。

《传》一共七种十篇,分别是:《彖[tuàn]》上下篇、《象》上下篇、《文言》、《系辞》上下篇、《说卦》、《杂卦》和《序卦》。

《系辞》与《彖》、《象》不同,它不是对《易经》的卦辞、爻辞的逐项注释,而是对《易经》的整体评说。它是我国古代第一部对《易》的产生·原理·意义·及易卦占法等等方面,全面·系统的说明。它阐发了许多从《易经》本义中看不到的思想,是《易经》的哲学纲领。其内容博大精深,是学《易》的必读之篇。又称《系辞》,分为上、下篇。是对《易经》的通论。不仅总论占筮大义,而且诠释卦爻辞的观念,阐发《易经》的基本原理。将《易经》由一部占筮著作提升为哲学著作,是《易传》哲理思想的代表。

“天人合一”是一种宇宙思维模式,它是《易经》哲学思想体系中最重要的一个概念,也是我国传统文化中的一个重要概念。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8585

主题

1万

回帖

13万

积分

论坛元老

热心会员

积分
134917
 楼主| 发表于 2013-9-22 20:14:20 | 显示全部楼层
《易经》的最高理想,就是实现“天人合一”的境界。

《易经》中用乾、坤二卦代表天、地,天、地便代表了自然界。在《易经》看来,天地间的万物均统之于天,地与天相辅相成,不可缺一。但地毕竟是随顺天的,所以,天可以代表整个自然界。

尽管人作为天地之所生,只是万物中的一个自然成员,但人毕竟不同于万物。因为人有“仁义”之性、有“性命”之理,所以这就决定了人在天地万物之中,负有一种神圣的使命。

用《易经》的话来说,就是“裁成天地之道,辅相天地之宜”。自然界提供了人类生存所需要的一切,人在获得自然界所提供的一切生存条件的同时,更要“裁成”、“辅相”自然界完成其生命意义,从而达到人之生命目的。

《易经》的这种“天人合一”的宇宙思维模式,充分注重了从整体的角度去认识世界和把握世界,把人与自然看做是一个互相感应的有机整体。

《系词》中说:“一阴一阳之谓道。” 阴阳是我国古代哲学的重要思想之一,也是《易经》的总体哲学思想,是《易经》内涵的核心所在。

《系辞》中的“生生之谓易”,是对“易”的根本精神的最透彻的说明。

[易]表现着宇宙的生化过程。

[易]的这个生成过程,表现的就是宇宙的生生化化。

宇宙是从混沌未分的“太极”发生出来的,而后有阳、阴,再由阳阴两种性质分化出太阳、太阴、少阳、少阴等四象,四象又分化为八卦。

《易经》的辨证法:“易,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 这是《系辞》中说的,也是《易经》中的一个重要的辨证法则:“通变致久”。

《易经》自古就有“变经”的说法,但变与不变却又是统一联系在一起的。

1、天道运行的规律:“唯变所适”。

《系辞》说:“《易经》之为书也,不可远,道也屡迁,变动不居,周流六虚,上下无常,刚柔相易,不可为典要,唯变所适。”

事物有变就有常,有常就有变。《易经》就在这种变动不居中、显示了恒常通久的不变法则,又在这种“恒常通久”中、表现了“唯变所适”的可变规律。这种规律就是所谓的“天行”,即天道运行的规律。

2、事物变化遵循天道运行的规律。

古人认为世间万物都是变化着的,只有天道规律本身不变,所以事物变化必须遵循天道运行的规律。

《易经﹒说卦传》:“是以立天之道曰阴与阳,立地之道曰柔与刚,立人之道曰仁与义,兼三才而两之,故 《易》六画而成卦。分阴分阳,迭用柔刚,故《易》六位而成章。”

《易经》每卦六爻,代表天、地、人三才之道,三才之道又各有阴阳、柔刚、仁义之分。六位的阴阳与六爻的柔刚,也就是“道”的常变,彼此交错,互相迭用,才构成了易卦的根本演变规律。

3、所以《易经》认为既然世间万物都是变化着的,只有天道规律本身不变,那么人就应该效法天道,不违天逆常,顺时适变,如此才可以保持长久。

在道德修养上,《易经》要求人们的行为符合[时]与[中]这两个概念。这种时中概念是一种很高的生存智慧,它要求人“时行时止”,要求人的行为与天地人万物的运动变化产生协动、发生共振,在顺应性的相通相协的一致性中,顺畅地实现人的存在。

1、[中]指中庸之道:在天地自然之道正中运行,既不太过,又不不及。

2、[时]指与时势一致:

识时之义:察觉时机的来临,重视来到身边的机会。

知时之行:知道时机来临时,如何抓住机会。

用时之机:掌握利用来到身边的机会,不要错过而后悔。

待时而动:一旦时机到来,立即作为、行动。

观时之变:能够看到时机的变化,并随着它的变化对自己的行为做出调整。

时行时止:在恰当的时机开始,恰当的时机停止,在与天地万物相通相协中,顺畅地实现人的存在。

《易经》的这种主动性适应,创造性顺应的[时中]生存智慧,是和那些庸俗的生存方式的本质完全不同的,它构成了中国人积极进取和待时而动的性格。

术数又称数术,是古代道教五术中的重要内容。术数以阴阳五行的生克制化的理论,来推测自然、社会、人事的吉凶,属《周易》研究范畴的一大主流支派。术,指方式方法;数,指理数气数。

术数一直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曾经是我国历史上社会生活中的时尚,但它的内涵和外延至今不清晰,在学术界并没有确切的划分。一般地说,狭义的术数,是专指预测吉凶的方术;广义的术数就包括天文、历法等。

狭义的术数学,特指卜筮、堪舆、命理、相术、占梦、择吉等六种最常见的预测吉凶的方术。《术藏》一书所采用的[术数]概念,就是指狭义的术数学。广义的术数学,泛指在中华文化中用以推算未来、趋吉避凶的各种方术系统。一般说来,诸如天文、历法、数学、星占、六壬、太乙、奇门、占候、卜筮、命理、相法、堪舆、符咒、择吉、杂占、养生术,等等。

一部易经,广大悉备,仁者见之谓之仁,智者见之谓之智。秦始皇焚书时,李斯只见《易经》是卜筮之书,所以未投秦火,这是一大幸事。然而一部大易决不像李斯所见的那样简单。就以卜筮而论,小而言之,可以趋吉避凶,讲到高深处,则如系辞传所说:“以通天下之志,以定天下之业,以断天下之疑”。再就义理而论,由有形的卦爻,到形而上的大道,更是超凡入圣的境界。所以孔子读易韦编三绝,又说:“加我数年,五十以学易,可以无大过矣。”

周易是讲变化之道的经书,但变化是事相,是作用,事必有理,用必有礼,理体则不变,所以《易经》有变动的事用,有不变的理体。系辞传说:“易,无思也,无为也,寂然不动,感而遂通天下之故”。形而上的道,无思,无为,寂然不动,这是解释不变的理体。形而下的器,感而遂通天下之故,这是解释变化的事用。理体是事用的根源,事用是理体的显现,两者不可分离。系辞传说:“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八卦定吉凶,吉凶生大业”。在太极未生两仪之前,只是浑然不动的理体,不见森罗万象。既生两仪之后,便有四象八卦,则是变动不居的事用。

八卦每一卦由三爻构成,再由八卦重之而为六十四卦,每一卦由六爻构成,这些都是符号,代表天地人动植矿等万有事物。学易须先认识这些符号,及其代表的种种事物,再研究卦爻变动的法则,以及卜筮的原理和方法。因此,周易系辞上下传,说卦传,序卦传,杂卦传,上下经系辞彖象文言,都要研读,然后始能观变玩占。最后必须思维,人世间与自然界,一切现象瞬息万变。每一变化都有吉凶祸福之几,而一切变化尽摄在一卦的六爻之中,系辞传说:“精气为物,游魂为变”,又说:“周流六虚,上下无常”,且以人类为例,人在日常生活中的身心隐微变化,以及死生之际的显著变化,尽在这虚设的六道卦爻中来回转变,不能休息,惟有超出六虚,始能不受困扰。要超出六虚,则须想见六虚是来自太极所生的阴阳两仪,而阴阳两仪只是一明一暗的幻影。只要看破这幻影,便能打破时空假相,而归于形而上的理体,死生周流的问题自然解决。

周易确是一部奇书,奇妙之处就在由事入理,摄用归体,也就是寓大道于卜筮之中。但是摄用归体并不容易,必须用真实的功夫,那就要举心动念都须观察有无过失,到了无过的境界,可谓工夫已熟,成就圣人的修养。孔圣人不自以为圣,所以只期许无大过。

《周易》,是周文王在研究《易经》所作的结论。儒家的文化,道家的文化,一切中国的文化,都是从文王著作了这本《易经》以后,开始发展下来的。所以诸子百家之说,都渊源于这本书,都渊源于《易经》所画的这几个卦。其实易经有三易之说。一、《连山易》;二、《归藏易》;三、《周易》。

但是由于《连山易》和《归藏易》已经遗失、绝传,所以通常所说的《易经》就是指《周易》。

乾卦的元亨利贞四德和自强不息精神,是中华民族的美德和伟大精神。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这是中华民族的精神,更是精神支柱。

“元”可以理解为创新的能力,《周易》就是讲创新的。这个“元”是指“原始”,“一元复始”这四个字就足以说明问题,要不断创新、不断创造“元”,保持着旺盛的生命力。

亨,就是亨通、通畅;亨就是礼。有了礼,才能通畅。人人以礼相待。在“礼”字上没有上下级之分、贵贱之分。一上一下,上下沟通,就可以消除隔阂,避免误会。从而达到团结、和谐。

利者,义之和也;利,义的集合。是把各种义,仁义的义汇集在一起,那才有利。

贞者,事之干也。做事要有主线并且不能随便改。贞是什么意思呢?事之干也。是做任何事情的主干要贞。《易传》把贞解释为“正”,或“固”、“正固”。正,就是要符合正道,固,就是要坚固。

坤卦的特性是柔顺,坤卦的精神就是厚德载物。厚德载物,“厚”字是个动词,就是要加厚自己的德性、品德,才能承载着万物。柔顺是坤卦最大的德性。柔就是以柔克刚。

易经是一部严谨的哲学著作,并能在科学的范围内用作术数占卜。只是非常深奥难懂,才会有众多牵强附会之说。《易经》是中国文化最古老的典籍。历代正统派的学者,用许多不同的文字赞扬它,大致说来,推崇它为“群经之首”,致予无上的敬意。相反的,认为仅是古代的一部卜筮之书,近于巫祝的诬词,卑不足道。只是经过孔子的传述《周易》以后,又加上历代许多学者穿凿附会,才有了后世的盲从和崇敬。无可否认的,《易经》原是上古卜筮的学术,但到了商、周之际,经过文王的整理和注述,把它由卜筮的范围,进入“天人之际”的学术领域,由此《周易》一书,便成为中国人文文化的基础。孔子精通易经《十翼》孔子所作,孔子是中国古代突破对自然山水宗教式态度的第一人,我爱大自然更爱自然山水,大自然包涵灾难、地震、龙卷风、恐龙的灭绝等,而自然山水是永存的好风水,提出了“知者乐水,仁者乐山”(《论语·雍也》)的著名美学命题。

自东周以来,再经过孔子的研究和传述,同时又散为诸子百家学术思想的源泉,这是无可否认的事实。因此,如要研究中国文化,无论是春秋、战国时期的儒、道、墨和诸子百家,乃至唐、宋以后的儒、佛、道等诸家之学,不从《易经》探研,便有数典忘祖之概。

《说卦传》“天地定位,山泽通气,雷风相薄,水火不相射,八卦相错,数往者顺,知来者逆,是故易逆数也。”易与天地准,故能弥纶天地之道。原文后有改动,始初为“天地定位,山泽通气,水火不相射,雷风相薄。”

中国人对宇宙的认识。文王八卦是建立在中国古天文学基础之上的。“天垂象”,“一阴一阳之谓道”是易学之基础,是中华文化的核心基础和法则。

《周易》中相对《传》而言的经文部分,传统认为是流传至今最古老的一部占筮书,古人以占筮方式向神灵卜问吉凶、用蓍草按一定法式推算出一定数目,依此数目定出阴阳爻,共求出六爻,可定出一卦卦象,然后依卦辞、爻辞而推测判断出所问事件的后果吉凶。卦爻辞或讲自然现象变化以比拟人事。或讲人事得失判断吉凶。据研究反映了奴隶制时代的社会生活,蕴含较深刻的理论思想。其朴索辩证的观点,表现为承认事物存在对立面,六十四卦由三十二个对立面组成,除纯阳纯阴的乾坤两卦外,每一卦都由阴阳爻构成,卦爻辞大量出现吉凶、得失、益损、泰否等对立概念。承认事物的互相转化,如《泰》小往大来,《否》大往小来。认为事物发展到了极点就会转向其反面,《乾·上九》。“亢龙有悔。”其发展变化呈循环往复的规律,《复》:“反复其道,七日来复”《泰·九三》:“无平不陂,无往不复。”对后世产生深远影响,成为中华文化的源头。

根据道家易学者的传统,经东汉魏伯阳著《参同契》所标出,认为“日月之谓易”的定义,最为合理。“易”字,因此更足以证明道家传统和魏伯阳之说“日月之谓易”的定义之准确性。目前《易经》的学术思想,在西方欧、美各国逐渐加大流行,我们自己对国家民族祖先文化准确的定名和解释绝对不能跟着人云亦云,含糊混淆,自损文化道统的尊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阿波罗网

GMT+8, 2024-11-19 22:22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