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查看: 504|回复: 0

浅析对“忠孝”的一种误解

[复制链接]

1万

主题

1万

回帖

16万

积分

论坛元老

热心会员

积分
160662
发表于 2014-6-12 08:42:2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可能有很多读者听过这样一句话“君要臣死,臣不死是为不忠;父叫子亡,子不亡则为不孝。”其实这是常人中的一种邪说,是那些助纣为虐之徒找的借口。不信你翻翻四书五经,二十五史(含清史稿),没有这种说法。

《孟子•万章章句》中记载了“齐宣王问卿(大臣)”的一段对答:

孟子说:“王为什么要问大臣的职能呢?”

齐宣王说:“大臣有不同吗?”

孟子说:“当然有不同,有贵戚之大臣,有异姓之大臣。”

齐宣王说:“先请问贵戚大臣?”

孟子说:“君王有大的错误要直言劝谏,反复不听劝谏的,则易位。”

齐宣王一听勃然变色。

孟子说:“大王不必变脸,您问臣问题,臣不敢不直言对答。”

齐宣王脸色恢复正常后,请问异姓之大臣。

孟子说:“发现君王有错误要直言劝谏,反复不听劝谏的,则离去。”

孟子说得很清楚,君王有大的错误,皇亲国戚一定要直言劝谏,如果他不听,那么可以罢免君王,另选明主;以免百姓遭殃,国家罹难。君王有错误(不论大小),臣子都应该直言劝谏,如果他不听,那么就辞官离去,以免助纣为虐造下罪业。

《孔子家语•六本》记载了这样一则故事:孔子的弟子曾参(曾子)是历史上有名的孝子。有一天他在修整瓜地时,不小心锄断了瓜苗的根,曾子的父亲曾皙大怒,举起大木棍来击打他的背,一直打到曾子倒地不省人事。良久,曾子才醒过来,仍然高高兴兴的从地上爬起来,向曾皙进言:“刚才参不小心做错事得罪了父亲大人,父亲用尽力气教训参,该不会累病了吧?”

曾子退下来回到房里,操起琴大声唱歌,想要让父亲曾皙听到,认为他身体健康无恙。孔子听说了这件事很生气,告诉门下弟子:“如果曾参来了,不要让他进来。”曾参自己认为没有过错,派人向孔子请教。孔子说:“你没听说吗?从前虞舜的父亲叫瞽叟(双眼失明),舜侍候父亲时,瞽叟想要使唤他,舜未尝不在身边。但瞽叟想要杀他时,却从来都找不到他。如果父亲用小棍子打舜,舜就默默的忍受挨打。如果父亲想用大木棍打舜,舜即跑的不见踪影。所以瞽叟没有犯下不称职的父亲的过错,而舜也没有失去淳厚的孝道。如今曾参侍候父亲,放弃身体来等着被父亲暴打,朝死里打也不躲一下,如果曾参被打死就会陷他父亲于不义,他的不孝哪一个大啊?你曾参不是天子的百姓吗?你父亲杀了天子的百姓,那罪过会怎么样?”曾子听了孔子的这些话,说:“参的罪过大啊。”于是拜访孔子为自己的过错道歉。

《旧唐书•志第四》中记载了唐贞观十四年三月,唐太宗驾幸国子学(中国古代朝廷的最高学府)观看祭奠至圣先师典礼,听经学大师孔颖达讲《孝经》;唐太宗在与孔颖达辨析孝义时就引用了《孔子家语•六本》中的这段故事,并推崇孔子的见解。

由此可见,做人应该遵循孝道,孝敬父母并非一味的顺从;发现父母亲有错时应温言劝说。父母亲暴怒要打子女时,即使不是打自己,也要看情况,发现可能会有危险,先拉兄弟姐妹跑走,待父母亲气消了再回来赔罪。以免出现伤亡事故,陷长辈于不义。

现今中国大陆,自从中共窃国后,几十年来不仅将中华传统文化内涵破坏殆尽,还篡改经义内涵欺骗国民,致使社会的道德水平一日千里的往下滑,人们对好坏善恶的衡量标准都扭曲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阿波罗网

GMT+8, 2025-1-15 06:41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