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帖子
热搜: 活动 交友
查看: 1640|回复: 0

各朝代灭亡前的11种'征兆'

[复制链接]

8615

主题

1万

回帖

13万

积分

论坛元老

热心会员

积分
135247
发表于 2015-1-13 12:31:0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48688890_2.jpg
确切地说,中国是世界历史上的亡国专业户。在世界历史上,古巴比伦、古埃及、古罗马也亡过国,但人家通常只亡一次。
  
为什么这样说呢,因为人家每亡一次,由于侵略者的人数太多,都足以改变当地的人种构成,因此再亡国就是下一拨人的事了,与前一拨人没啥关系了。

但在中国,汉族始终是华夏大地的主体民族,因此中国人亡国,其实就是汉族人在亡国。
  
中国人既然是亡国专业户,亡来亡去也亡出了一点规律性。要是连这点规律都没人去总结,那么中国来亡来亡去的两千年历史算是白有了。
  
中国历史上出现过多次朝代更替,夏亡于桀的暴虐;商亡于纣的暴虐;周亡于幽王无道(荒淫无耻,暴虐);秦亡于暴政;西汉灭于王莽之乱;东汉灭于曹丕;然后入晋,进入了中国历史上最糜烂,最不思进取的时代;接着是长久的动乱和分裂;统一天下的隋朝因多次征战和暴政灭亡;唐朝是中华民族历史上的盛世,最终因安史之乱造成国力衰弱,国家分裂而亡;宋朝亡于外敌入侵;元朝亡与朱元璋的农民起义;明朝亡于外敌入侵;清朝亡于长期的外敌侵略造成的国力衰弱和民主革命。
  
在这些朝代更替,聚散变迁的过程中,可以得出每个朝代灭亡的规律和一些前兆。
  
  • 一. 土地的过度集中


王莽之乱前的西汉政权,土地集中非常严重。成帝时,外戚王氏独揽大权,红阳侯王立在南郡占肯草田几百顷之多,连贫民开辟的熟田也一并占夺。
  
哀帝宠臣董贤得赐田两千余顷,死后家财斥卖,得钱达43亿之巨。唐朝末年,宰相路岩的亲历边咸,其家财可以供全国两年的军费。
  
明朝神宗时,皇室庄田大两万一千多顷,潞王在湖广占地四万顷,以及官绅也争相置产,达到“有田者十一,为人佃者十九”的程度。
  
  • 二. 儒家思想的盛行


儒家思想盛行是一个王朝由盛转衰,乃至灭亡的重要征兆。汉武帝的独尊儒术,很快就有了王莽之乱;唐开国时以道家思想治理天下,李唐也自称老子李耳传人,到了中后期韩愈,李翱就开始支持儒家思想;宋朝以法家思想立国,到南宋时儒家思想和儒学盛行,其典型成就是理学。
  
当一个王朝快要灭亡之时,国家和人民的利益方向不一致,整体和个体矛盾突出,需要协调,儒学思想刚好可以完成这些工作;同时,由于社会矛盾激化,人性暴戾,仁义也就显得非常需要,而对于刚刚建立的国家,人心思定,仁义是自觉行为,不需要特别强调。所以不是儒家思想导致了王朝的灭亡,而是快要灭亡的政权需要儒家思想。
  
只有快要灭亡的王朝才需要儒家那些虚无的礼仪来维持秩序,这些虚无反映了整体愿望和个体思想的根本分歧。
  
  • 三. 各种法令曾出不穷,执行起来盘根错节


秦亡于严刑苛法,宋朝,明朝末期也都有同样的问题——政府腐败,执行力差,各种法令执行不下去,只好制订更多的法律来维护社会稳定。然而由于法律过多,执行起来盘根错节,往往更加大了人治的成分。同时,大量法律的出现,也是各种势力博弈的结果。
  
每一个势力集团根据自己的利益制订法律,并把他们强加到人民头上,而执行的时候,真正强势集团都会得到保护,而受到法律制裁的还是弱势群体。
 
  • 四. 新宗教,新文化的出现


东汉末年的太平道,元朝末年的明教,清朝末年的拜上帝教都是这样的例子。宗教是人们在对现实世界失去希望之后,向虚无世界寻找的精神寄托。
  
当王朝更替之时,社会急剧动荡,民生凋敝,人性的丑恶面都被表现了出来,原本很多的信念,信仰统统遭到了破坏,人们只好寻求新的精神慰藉,同时也为新的政权提供精神支持。尽管很多时候宗教实现不了政权的更替,但他们反映了人们对现实的失望。同时,各种各样社会改良的观念也会被提出来,而由于中央集权的削弱,文字狱执行力弱化,各种新思想也有了得以发展的空间。比如春秋战国的百家争鸣,五四时期的新文化运动。
  
  • 五. 大型奢华工程的出现


秦之长城,隋之运河,都是典型的代表。现在看起来,长城运河都是有价值的,但在当时,这反映了国家和民众,整体和个体利益上的根本分歧。所以这些流芳后世的工程,造就了两个短命的王朝。另一方面,由于财富过度集中,上层阶级了解不到下层阶级的苦难,大造奢华工程,穷奢极欲,造成了本就不多的社会资源的浪费,更加加剧了矛盾。
  
  • 六. 模糊性


中国历代亡国前,社会上的一切都模模糊糊、含含糊糊。如意识形态与社会实际相背离,朝廷在颂扬太平盛世,而社会实际却矛盾丛生;又如政策与实际严重脱节,朝廷每下一道指令都高屋建瓴、冠冕堂皇,但实际上都离题万里、贻笑大方。
  
这种似是而非、驴唇不对马嘴的模糊状态,最为集中体现是在官场。当一个朝代进入模糊状态,一切都显得那么美好与和谐。
  
  • 七. 迷信“有兵在”


这也是历代王朝崩溃的一个共同特点。
  
关于王朝更迭的规律,人们研究过无数次,但统治者总是不知道见微知著,而只迷信“有兵在”,最终一败涂地,江山变色。历史永远是现实的一面镜子,光靠强制力维持政权是不够的,还需要人心,这就是政权合法性的基础问题。
  
前东欧政权曾经迷信“有兵在”,结果当人民的不满积累到爆发,政权崩溃几乎是一夜间的事情。罗马尼亚的独裁者齐奥塞斯库夫妇,在几天内就被处死,以平民愤。而柏林墙也在21年前轰然倒塌……
  
关键是人心,统治者失去了人心之后,水泥高墙和枪林弹雨也止不住政权的崩溃。而况,微风起于萍末之时,仿佛说“有兵在、有兵在”,那是谁的兵?
  
  • 八. 民不畏死和安全感的丧失


人都难免一死,但如何面对死亡,却关系到社会的安定。若百姓认为生不如死,或生死无差别,那么,这样的社会就一定出问题。一群人如果对生命没有敬畏,对自己和他人的生命都不尊重,他将变得十分可怕。民不畏死,何以以死惧之?形成这样的人群,有经济上的原因,更有社会的原因。在中国的历史上,这群人最容易揭竿而起。

偷盗、抢劫、杀人事件不断,老百姓怨声载道,甚而私刑泛滥,那么,国家权力体系,特别是国家机器,就得不到重用。若官匪勾结,或军队的所作所为就像土匪,那么就更糟。赤眉绿林起义瓦岗起义安史之乱就是活生生的例子。
  
  • 九. 天灾频繁


人有命运之定数,一个国家一个朝代同样也有命运之定数,也就是说先须大乱而后得大治也。然能有大治之人必是天降圣君,既是天降就必得天助!所谓英雄造时势,时势造英雄也。
  
翻开我国历史,元朝末年朝廷昏庸腐败,此时大旱天灾,蝗虫蔽日,盗匪四起,百姓饥死,各地掲杆起义者层出不穷。东汉末年朝廷衰败,道德丧伦,天灾四起,兵荒马乱等不胜枚举。
  
不多年一个个帝王政权都相继崩溃,这一系列天灾会进一步推动一个朝代的没落与灭亡!

  • 十. 百姓被禁声


禁言,如清朝的文字狱。
 
没有言论自由和思想自由,对一个国家是相当危险的一件事。不能说真话,那就只能说假话,或选择沉默。周厉王动用卫国巫师,成功地做到了路无谤者,其结果是百姓起来推翻他的统治。

大凡在专制政权末期,其对民众思想的控制尤其严厉。老百姓不能正常说话,自然小道消息、谣言就大行天下。
 
  • 十一. 贪污腐败成风


贪污腐败,乃是丧失一国之本的预兆。当贪污腐败成为风气,那么,必然形成强大的利益集团,潜规则盛行,而藐视国家法度。国家政令经贪官、恶官之手,必成为权力寻租谋私的工具。欺上瞒下,鱼肉百姓。
  
清政权灭亡前,连军费也被弄去盖园子。甲午海战,貌似强大的海军,不堪一击,其中一个重要因素,就是很多炮弹是假弹,而当时的海战中,几发炮弹可以决定局部战斗的输赢,也会影响士气。
  
司法腐败会使一个国家失去最后的一个屏障。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阿波罗网

GMT+8, 2025-1-21 18:22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